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新闻公告 >> 领导讲话 >> 正文

2021年学校工作报告

2021-07-30 11:03 浏览次数:

2020年学校工作报告

——2021年7月8日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四次

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工作回顾

2020年是学校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高职院校扩招对学校发展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以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学校党委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组织、思想、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助力”抗洪救灾面对巢湖严峻的防汛形势,学校党委积极配合驻校防汛部队,为1000余官兵提供后勤服务保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和“三大行动”。全力推进全省高校党建示范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全国样板党支部创建工作。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工作。完成党组织换届工作,为11个党总支配齐专职组织员。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共发展党员300名。深入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成效显著。健全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坚定不移纠治“四风”。圆满完成省委巡视迎检和整改工作,巡视反馈的4个方面28个问题,已完成和基本完成26个,正在推进2个,整改完成率92.8%,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稳步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学校在省教育厅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中期检查中荣获A档,排名并列第二位。启动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建设试点工作,与合肥师范学院在四个专业试点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学生。牵头成立了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联盟,促进安徽高职院校携手服务地方发展。成功获批安徽唯一的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和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筹建院校。成为安徽省首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诊断与改进复核院校。承接了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28类145项任务,总计划投入4.11亿元。在省教育示范基层教学组织和教学示范课评审中,获评“示范教研室”7个、“教学示范课”18门。

(三)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启动“双百工程”计划,推进高精尖人才的“外引内培”。20208名教师晋升正高职称、21名教师晋升副高职称,1名教师获批省政府特殊津贴,2名教师获批省拔尖人才项目,5名教师获优先青年人才计划项目资助,4名教师获国内访学项目资助。组织各类教师培训和实践600余人次。教师在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共获奖7项。

)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0年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全年共招收各类专科5914,普通高考省内录取最低分数线文科超线237分,理科超线131首次与合肥师范学院联合招收本科生298人,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2020年学生在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67项,其中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荣获两个国赛一等奖。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合肥区域就业率超过60%,位居全省前列,学校被教育厅评为2020年度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

(五)不断深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国轩高科、大陆马牌轮胎(中国)、特斯拉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合肥轨道交通企业大学和省级轨道交通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与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巢湖市政府共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建的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与华为、奇安信共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正式实施2020年,成功申报5个合肥市创新型教学团队和1个产学研联盟,向巢湖市科技局推荐高敏、苏琰等17名科技特派员。省级质量工程立项110项,科研40项,省校两级科研结题验收103项,中期检查88项。申报专利12项,实现14项专利转化。联建扶贫“合力”,与颍上县达成协议,开展贫困县定向采购。结对帮扶中垾镇小联圩村38个贫困户,统筹经费40万元与村、企业共建 “互联网+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

(六)着力打造智慧化校园。加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与管理,数字实验校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与中国移动签订5G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推进线上业务系统的部署和使用,上线的业务系统已达23个,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不断提升。稳步开展线上教学,2020年学校网络教学平台总访问量达4亿余人次,共创建有效课程2100多门,学生用户5.5万余人,资源数100多万个,被省教育厅评定为“安徽省线上教学示范高校”。

(七)持续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落实制度“废改立”工作,2020年制定、修订制度90余项。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法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依法治校,带头依法依规办事引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积极申报第五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对11名副处级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2019度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情况、“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和20个50万以上实验实训室建设项目进行了内部审计。

(八)扎实做好校园安全工作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把校园及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学校与地方在重大节日、疫情防控、防电信诈骗、扫黑除恶、个人极端案事件排查整治等重大活动开展联防联控,信息共享,协同作战,成效显著,校园及周边治安有效改善。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胜利学校党政高度重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及教育厅的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班子成员始终坚持每天到校靠前指挥截止目前未出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期间充分发挥党建群团作用,组织33人下沉合肥市抗疫一线,师生自发捐款近30万元支援抗疫。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共资助1200余名困难学生,金额达23万余元。制定教育教学应急预案,出台《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区防控工作方案》真正做到停教不停学

各位代表!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经过全上下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学校“十三五”规划既定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发展目标已经实现,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单位”、“第三届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安徽省首届文明校园”、“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高职发展标杆校”、“安徽省技能大赛标杆校”。

回首过去的五年,是学校贯彻新发展理念,文化更新的五年;是学校治理水平、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学校创新优势、发展势能跃升的五年;是学校激发活力,成绩斐然的五年;是学校统筹事业协调发展,品牌提升的五年总之,这五年,是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抢抓机遇谋发展,奋力崛起开新篇的五年。

过去五年,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更加凸显。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统一领导、分工合作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制定完善并认真落实议事规则、“三重一大” 等决策制度。

过去五年,我们创新干部任用工作机制,干部队伍更具活力。学校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五年来共选拔、任用、轮岗交流100余人次,干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持续开展干部培训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达8次,参与培训的干部600余人次。

过去五年,我们推进人才兴校战略,师资结构更加优化。学校“内培外引”相结合,师资队伍的学历、年龄和职称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五年来共公开招聘教师260余人,引进高层次人才34名,新增教授50人,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0余名目前,学校教职工总数712人,其中专任教师654人,正高级职称61人、副高级职称145人,“双师型”教师334人。共有60余名教师到国(境)外访学进修或学术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等各类培训5000余人次启动实施“双百工程”,计划未来五年内着力培养100名博士和100名教授。“以赛促教”不断深化,10名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和全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过去五年,我们高度重视招生就业,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学校招生计划年平均增长率近50%,招生计划完成率99%以上,校生规模由2015年的1万人发展到现在近2万人。学校立足合肥,紧紧围绕合肥市发展战略进行专业布局,学校现有56个专业与合肥市十二个大类产业的对接率达100%。深化产教融合,与优质企业、院校签订了战略协议,开展包括订单班在内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合肥地域就业率近年来持续达到60%以上。

过去五年,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育人质量水平大幅提高。学校深入推进“七位一体”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和教科研等工作年来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共获奖361项(其中,国赛获奖33项),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100余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262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16项(其中重大1项)。教师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843篇,其中:一类40篇二类22篇三类168篇出版著作(含教材)10余部专著20余部授权专利200余。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校企共建一汽大众汽车4S店生产性实训基地等10个项目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

过去五年,我们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实验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五年来,合肥市财政资金投入约1.7亿元建设实验室项目,累计新建184个实验室,同时利用公益性项目资金建成了3D打印实训中心、建筑实训工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实训中心项目,学校现有附属医院1个(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实验实训场所260,与260余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9个。

过去五年,我们推动智慧校园建设,校园办公生活更加智慧。学校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约1.03亿元通过学校数字化校园二期和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一校两区一园”网络的互连互通,学校获得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称号。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信息资源进行了整合优化,完善了基础设施平台、公共计算资源平台、应用服务平台和运维与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过去五年,我们实施“一校两区一园”战略布局,办学空间不断拓展。学校大力推进“一校两区一园”战略布局。合肥汇心湖校区紧紧围绕合肥市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专业群,巢湖鼓山校区着力打造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金寨路双创园打造合肥市高科技职业院校产业园,现入驻高新技术企业、大学生双创企业50余家,并成为省内几十所高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过去五年,我们践行开放理念,国内外合作办学加快推进。学校面向国内外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战略。与合肥师范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与合肥市中职院校开展专科分段式培养。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积极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学队伍,探索中外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美国杰克逊维尔大学合作举办会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专科教育项目,以及与韩国新星大学合作举办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科教育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顺利通过教育厅审批取得招收国际学生资质与国(境)外11所学校和机构取得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与美国布隆菲尔德学院、德国下萨克森州GSI中德合作院、英国德比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学校与台湾元培医事科技大学签订框架协议。五年来,教师出国境交流60人次,因公办理学生出境12人次,开创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新局面。

过去五年,我们发挥高校职能,服务社会地方能力显著增强。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其中在省内就业占比80%以上,在合肥地区就业率达60%以上,约20%毕业生服务长三角。加强区域培训和鉴定,五年来累计培训与鉴定近60000人次。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合肥区域形成紧密合作格局。与合肥现代职教集团成员企业、合肥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安徽饭店等16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定向,离不开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全体教职工一起干、一起拼,艰苦奋斗出来的。回首“十三五”特别是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们不会忘记,合职人用坚守和奉献铸就了学校荣光,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广大干部教师辛苦不言苦,一仗接着一仗打,每一场战役都不简单。工勤、物管人员等许多平凡英雄,默默保障着学校的日常,每一份付出都很宝贵。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二、“十四五”时期奋斗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学校建成“国内一流职教样板”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的关键五年。“十四五”时期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职教大会精神和孙春兰副总理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国家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新发展战略》《安徽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合肥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0-2022年)》《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合肥市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合肥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办法》《合肥市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市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契机,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目标链和标准链,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加快建设职教本科院校和职教本科专业。强抓“五个五”工程(即:课程思政实施“五进”、“双基建设”实施“五抓”、诊断与改进“五纵五横”、适时启动“五项措施”),全面推进“五大战略”。全面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合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十四五”时期发展主要目标是: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主动对标职教本科院校和专业建设,积极推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内涵质量提升,稳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到202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职教样板”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

今后五年的具体目标是:

(一)党的建设更加有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二)办学规模更加科学。2025年,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控制在1.6万以内。年均非学历社会培训人次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的2倍。

(三)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学术体系和民主管理、社会参与机制,坚持依法治校,健全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持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推进学校绩效工资改革等,促进学校治理能力更加现代化。

(四)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更加优化。围绕“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合肥支柱产业不断优化专业布局;随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动态调整专业和改造升级传统专业,适应产业转型和新经济发展,形成学校特色鲜明的专业供给。到2025年,形成机电、信息、医药卫生、经贸旅游、轨道交通、艺术、设计、生物、建筑、汽车等专业门类,专业总数控制在55个左右,构建成专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专业体系,建设一批校级、省级、国家级特色专业;建成10个左右职教本科专业。充分发挥汽车类专业群、机械类专业群、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医学类专业群、财经管理类专业群、轨道交通类专业群、生物技术类专业群、建筑类专业群、现代服务业类专业群等九大专业群建设成效。

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牢牢把握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让学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自觉承担育人的使命职责,促进专业与思政深度融合,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积极推动提质培优项目建设;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不断更新完善课程标准;充分利用智慧化、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到2025年,将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引入行业或企业标准,建设一批一流课程。其中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3-4门,省级一流课程15-16门,校级一流课程30门。

(五)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创新。根据专业特点突出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大力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积极试点学分银行建设,继续推进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升级传统订单式培养模式,践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多元”主体、“双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合肥市区域内就业率70%以上。

(六)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积极推进实施学校“双百工程”,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培育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到2025年建成1000人左右的专兼职教师力量,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达到350人,占教师总数35%左右,正高级100人左右,博士通过内培外引逐步达到100人,专任教师 “双师型”比例达50%以上;企业一线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25%以上。着力打造8个左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科研团队;培养10名左右省级学术和专业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培养遴选校级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0名左右;遴选校级教学名师60名左右,培养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0名左右;聘请外籍教师2-3名,引进外籍教师短期授课10人次左右。

(七)实验实训设施更加完善。根据专业需求和学生实训的要求,继续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成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校内外实训基地;建成实验实训项目(任务)开出率要确保达到100%,仪器设备利用率达到90%以上;各专业建立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外实训基地,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使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达到领先水平。

(八)教科研及社会服务更加有力。加强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确保质量工程项目经费平稳增长,科研专项经费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扩大服务社会范围,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到2025年,共建设省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300项左右、校级质量工程项目400项左右;共成立15个左右校级科研机构,12个左右校级研究型实验室;科研立项课题总数为省级120项左右、横向65项左右;发表论文1000篇左右,其中一、二类论文100篇左右;专利授权200项左右,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0项左右;社会服务到账金额达5000万元;年均非学历社会培训人次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的2倍。

(九)产教融合更加紧密。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 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全面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等成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建立产业学院,共同培育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共同革新生产技术、共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等科学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实现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基础和保障。到2025年,将建成7-8个产业链上的综合性产业学院。加快金寨路校区双创大厦建设,建立更加完善和便捷的高校创新创业智能服务平台,把园区打造成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双创”合作,推动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打造“双创”升级版,为合肥市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支撑。

(十)开放合作办学更上新台阶。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区域合作形成新优势。依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鲁班工坊项目、留学生项目、师生交流项目等,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积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职业培训基地,探索境外办学项目,助力职业教育“走出去”;推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鲁班工坊项目、“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建设;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建设,推动留学生公寓建设,招收国际学生。成立国际教育学院,助力推动学校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提升学校教育国际影响力。

(十一)校园文化建设更加凸显。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校发展各方面,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提高学生职业教育素养,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范围,积极争创“全国文明校园”。

今后五年,是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乘势而上、厚积薄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学校要稳步实施“文化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创新驱动、融合发展”“五大战略”,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内涵质量提升、特色品牌创建、创新创业教育、开放合作办学、服务地方发展、综合改革”“八项工程”,积极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为早日成为安徽省高职和职教本科教育排头兵,实现“国内一流职教样板”发展目标而奋斗为合肥市“五高地一示范”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展望2035年,我们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胸怀长远的谋划引领发展,以敢为人先的气魄抢抓机遇,以奋发有为的执着推进改革,以众志成城的信念创建一流,着力提高办学能力,激活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实力、增强办学魅力,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将学校建成为同时具有职业教育硕士、博士点的“国内标杆、蜚声海外”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

各位代表,踏上新征程,奋斗正当时。我们坚信,全校拧成一股绳,脚踏实地加油干,合职一定能够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再创新高!

三、2021年重点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孙春兰副总理视察学校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国家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新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落实省委巡视整改为契机,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职教本科为主线,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推动党的建设。紧扣建党100周年重大主线。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精心策划庆祝建党100周年、学习“四史”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终身课题。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着力建设党建示范样板。稳步实施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党建+”、“+党建”模式,认真做好“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等各项制度,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开展干部交流轮岗和竞聘上岗工作,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巩固提升省委巡视整改成果,把巡视整改与党史学习教育、新一轮“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等结合起来,以整改成效推动各项工作。

(二)聚焦内涵建设,全面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绘制学校“十四五”规划发展蓝图。按照“一个总规划、九个子专项规划、十一个子规划”的架构,完成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任务落实。“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利用校情分析平台,实时监测任务落实情况。积极申报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专业。对照职教本科专业和学校设置标准,围绕师资队伍、教学体系、技能培训等方面查漏补缺,力争学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建设纳入安徽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超标对接“双高”建设标准。根据“双高”增补申报工作要求,全力做好申报工作。深化“双基”标准化建设和示范创建。加快推进“双基”信息平台建设,对标对表,争取一年内高质量达标。高质量通过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终期验收。稳步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力争高水平通过终期检查验收。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化学校诊改复核反馈意见的运用,深化“五纵五横”,推动“学校、教师、学生、用人”等四个维度评价改革。“三定”工作推向深入确保“三定”工作实施见效,聚焦学校发展,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使三定”释放出能量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实施绩效改革以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为牵引,以控制总量、鼓励先进、兼顾公平”为目标明确学在师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具体目标,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三)聚焦队伍建设,推动学校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召开首届人才工作大会。全面总结经验,科学谋划部署,开创学校人才工作新局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实施“双百”计划,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培训进修,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做好各级各类人才选拔推荐。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推荐选拔省、市级等各类优秀人才。

(四)聚焦人才培养,稳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落实学校“十全育人”实施意见。以“五进”为抓手,有序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实现课程、教师、学生全覆盖。全面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以建设数字化时代高质量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抓手,提升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以课程标准为纲,统筹开发数字化资源,将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有机结合。采用混合式、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线上线下的教学效果。稳步推进“中职-高职-本科”联合培养。加强与合肥市职业教育集团内中高职院校衔接,开展“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教育试点工作。做好与合肥师范学院联合培养专升本试点工作,扩大专业面和办学规模,助推职教本科申报与建设。扎实开展就业创业。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精细化水平,确保本年度初次就业率达90%,年终就业率96%以上,合肥市就业率65%以上,当年学生创业率1%以上,力争就业考核进入全省高职前十。深入开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认真组织校内技能大赛,积极承办和参加国家级、省级和相关部委行业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在获奖数量和质量上,力争有所突破。

(五)聚焦产教融合,全面增强服务地方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继续在横向课题的申报、四技服务、成果转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助力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和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建设,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稳步做好金寨路双创大厦建设工作,以筹建创新创业学院为抓手,整合校内外资源,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六)聚焦对外交流,打造国际化办学新局面。推进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培育项目建设。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东盟”国家开展合作交流,力争在鲁班工坊以及留学生项目上取得突破。让更多一线教师“走出去”。重点做好与德国诺德斯海姆第一职业教育学校洽谈师生交流项目、与中德基金共建国际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等工作。

(七)聚焦学校治理,全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启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制度汇编》修订工作,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务基础建设。设立法务办公室,拟定学校普法规划方案,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师生法治素养,全面提升学校法治水平。

(八)聚焦联防联控,构建安全规范管理机制。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和工作部署,坚持统筹协调、科学指导、联防联控,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着力建设“平安校园”。加强校园消防、食品、治安、交通、信息等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与管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校服务企业务工人员、校外人员、外籍教师等人群的监督管理。统筹做好文明创建工作。“让争先成为师生自觉,让优秀成为合职习惯”“合职精神”为核心,统筹做好校园精神文明、环境文明、言行文明、物质文明等系统建设,启动全国文明校园争创工作。做好学校各项预算工作。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预算,推动学校内控工作从“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加强国有资产规范管理。完成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建立台账,对国有资产实行精细化、信息化和动态管理确保资产合理配置,高效利用。

各位代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身处这个伟大时代,我们有幸见证历史,更在创造历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扛起职教事业的责任担当,“让争先成为师生的常态,让优秀成为合职的习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谱写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事业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上一条:校党委书记王杰才在庆祝第37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下一条:虞爱华:重整行装再出发

汇心湖校区:合肥市新站区岱河路2号      鼓山校区:合肥市巢湖市凤凰山路

书记邮箱:wjc@htc.edu.cn                    校长邮箱:tanming@htc.edu.cn 

新闻邮箱:news@htc.edu.cn

皖事通

微信公众平台

    版权所有: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皖ICP备05003777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8102340650号